文/劉振濤
背靠“投行貴族”中金公司的中金基金牛年有點尷尬。
2月23日,中金基金公告稱,中金成長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中金成長”)將在3月2日至3月16日公開發售。然而,在2021年以來,中金基金已經有兩只偏股型混合基金發行失敗了。
2月20日,中金基金公告稱,截至2021年2月17日募集期限屆滿,中金豐盈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中金豐盈”)未達約定的備案條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據中金基金此前發布的中金豐盈基金份額發售公告,其募集日期為2020年11月18日至2021年2月17日,共計3個月時間。具體案條件為該基金在3個月發行募集期內,基金募集份額總額不少于2億份,基金募集金額不少于2億元且基金認購人數不少于200人的。
中金豐盈發行失敗也使其成為牛年開市以來首只發行失敗的偏股型基金。
此外,2月10日,中金基金還公告稱,旗下中金豐盛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中金豐盛”)因在發行期內未滿足約定的基金備按條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發行失敗。
作為投行貴族中金公司全資基金子公司,中金基金的兩只偏股型基金為啥發行失敗呢?
根據市場觀察結果來看,大概原因有三。
一.沒有明星基金經理光環
基金市場上,明星基金經理所管理的基金更容易受到基民的熱捧。
比如,明星基金張坤所管理的易方達藍籌以及易方達中小板被基民買爆,不得不限購以及暫停申購。張坤也成為了“公募一哥”。
而據中金基金公告,發行失敗的中金豐盈與中金豐盛兩只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皆為邱延冰。據天天基金網,邱延冰在中金基金所管理的基金皆為偏股型混合基金。目前邱延冰管理有9只基金。其中有兩只還未進入認購發行期。
從邱延冰管理的剩余7只基金來看,其回任職回報率表現平平。其中最高的任職回報率僅為25.56%。并且7只基金中4只基金回報率低于同類平均。
邱延冰并不具備明星基金經理的光環效應,與明星基金經理張坤、劉彥春等相比,其任職回報率表現較差,自然難引起基民投資者的關注。
二.不具備規模效應
據天天基金網,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金基金的管理總規模為515.04億份(部分披露)。
其中,股票型基金管理規模為10.10億份(部分披露);混合型基金管理規模為43.78億份;指數型基金管理規模為8.93億份(部分披露);貨幣型基金管理規模為209.99億份(部分披露);債券型基金管理規模為251.17億份(部分披露)。
股票型、指數型、混合型基金屬于權益類基金,貨幣與債券型基金屬于固收類基金。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金基金的權益類基金合計總規模僅為62.81份(部分披露),權益類基金占基金總規模不足15%。
而據天相投顧數據排名,截至2020年12月31日,頭部基金公司易方達基金的權益類產品規模達5643.40億,匯添富基金與華夏基金的管理規模也都超過4000億。
而從市場結果來看,權益基金規模占比較大的公司盈利能力也比較強。
據天相投顧數據,截至2020年四季度易方達盈利達到了755.63億元,華夏基金盈利達490.75億元。
頭部基金公司的權益類管理規模都已經是中金基金總規模的好幾倍。中金基金在權益類規模上沒有絲毫優勢,其發行的產品也難受市場關注。
并且,據新經濟e線報道,有業內人士也表示,基金公司如果缺乏規模效應和明星基金經理光環,新產品在渠道方很難有話語權,即便安排發行檔期,也并不會大力推廣,而被同類優秀的產品所淹沒。
三.抱團松動,權益類基金震蕩
2021年來,雖然基金發行熱度不減,但金抱團開始松動,之前大漲的明星基金也遭遇了挫折,特別是權益類基金。
據Wind統計數據,僅2月22日一天,累計6179只基金凈值下跌,主要以權益類基金為主。
其中,有1613只股票型基金凈值下跌,3892只偏股型混合基金凈值下跌。
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所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凈值在2月22日下跌5.50%,易方達中小盤凈值下跌4.44%。
權益類基金大幅震蕩下跌,使得投資者也變得謹慎,不敢輕易下手,甚至選擇贖回。
華安基金市場策略分析師楊曉磊曾表示,如果后續市場繼續出現下跌,那么不排除后續會對行業造成一定的贖回壓力。
在這種基金市場下跌的氛圍下,不占優勢的中金基金發行的偏股型基金自然難受關注。
如今,距離中金成長的認購發行期還有6天時間,中金基金這只偏股型混合基金的發行情況又將會如何呢?我們將保持關注。